身体寒,还容易上火?2味中药,一寒一热,清火散寒,改善反复上火

唐学成 | 主治医师
标邦云互联网医院 中医内科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小方子——栀子干姜汤,该方温通脾胃,散寒化湿,只有栀子和干姜两味药,虽然用药简单,但是药效却不简单。由干姜和栀子组成的栀子干姜汤可以温通脾胃,散寒化湿。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小方子——栀子干姜汤,该方温通脾胃,散寒化湿,只有栀子和干姜两味药,虽然用药简单,但是药效却不简单。
一、干姜。
干姜,则是新鲜的姜经过炮制后制成的。它俩虽说都是姜,但两者的作用却不一样,生姜擅长散表寒,常用于外感风寒。而干姜味辛性热,擅长补阳散寒,可以温中散寒,化饮散湿,回阳通脉。如果我们的脾胃又虚又寒,就会导致我们全身的水液运行失调,加重我们身上的寒湿,所以我们要先用干姜温中散寒的功能,把脾胃这个“枢纽”修理好。
然后再针对我们中焦已经存在的寒湿,靠干姜化饮散湿的功能,把这些寒湿清出去,不再阻隔我们的“道路”。最后再靠干姜回阳通脉的功能,让我们全身的阳气都可以在血脉,经脉里顺畅地运行,而不至于只堵在我们人体的上部,让我们一直上火。
二、栀子。
栀子性寒味苦,可入心、肺、三焦经,是一味为数不多的能清三焦之热的良药,不管体内哪里的余火,都可以用栀子给灭掉,对于热邪导致的口腔溃疡,面部红肿的痘痘,嗓子肿疼,眼睛发红上火等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而且栀子不是单一的清火,还能化湿,脾胃的湿气不止会和寒气交阻在一起,和火热邪气混在一起,也会很难消除,所以就需要栀子这样既能清热,又能化湿的药物,而且栀子还能利尿,它可以把体内的热、火通过小便给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