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为五脏之华盖,一剂苇茎汤,清理肺中的痰、热、瘀、毒

唐学成 | 主治医师
标邦云互联网医院 中医内科
老话常说“肺气伤百病生”。很多人只了解肺脏与呼吸息息相关,然而,肺的功能远不止于此。 除了显而易见的呼吸作用外,肺还承担着调节全身水液分布和排泄的重要职责。此外,肺还具备造血功能,在人体内超过一半的血小板是在肺部产生的。
老话常说“肺气伤百病生”。很多人只了解肺脏与呼吸息息相关,然而,肺的功能远不止于此。
除了显而易见的呼吸作用外,肺还承担着调节全身水液分布和排泄的重要职责。此外,肺还具备造血功能,在人体内超过一半的血小板是在肺部产生的。
中医讲,“肺为华盖,乃娇脏”,外主一身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或者长期吸烟、喝酒,使得肺长时间处于不良环境中,容易受到损伤。
有时早晨起床时会发现口臭、口干、喉咙痒、咳嗽带痰,或者出现莫名其妙的便秘、腹泻、头晕、失眠等症状,尽管没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肺部受损的表现。
如何保护我们的肺部健康呢?老中医说要“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肺脏作为上焦的一个重要脏器,用药倡导要像羽毛一样轻清浮散。
分享一个名为千金苇茎汤的方子,它是由古代医家孙思邈创立的。在中医临床中,经常使用这个方子来治疗各种肺部疾病。
肺有五个怕:怕寒、怕热、怕湿、怕燥、怕脏。
肺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循环和排泄,一旦功能不畅,会导致体内津液积聚形成痰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肺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和痰多。
千金苇茎汤的主要功效是清除痰湿,止咳化瘀,使肺部的痰湿和热邪得到清理,从而促进气血流通。
千金苇茎汤:芦根60克,桃仁9克,薏苡仁30克,冬瓜子30克。
芦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生长在水边,江浙地区每年端午用来包粽子的就是它的叶子。
“苇茎”是指芦苇的茎,但如今已很少使用苇茎,我们通常可以在药店中找到芦苇的根部--芦根代替。如果确实需要使用茎的话,可能需要花费一些精力亲自去河边采集。
芦根笔直中空,自然性凉,就像是我们肺脏的宣发肃降功能一样,其味甘而寒,主入肺经,善荡涤肺中郁热,而排肺中热痰。因此,针对肺里面咳不出的老痰、热痰,芦根可以清热化痰,痰去咳自愈。
有人会问,清热化痰的药物有很多,为何孙思邈独宠苇茎?因为不管是苇茎还是芦根,都有一个特性,不仅能清热,还能生津。刚刚提到,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燥则咳。因此,芦根在清肺热化脓痰之余,还能顺便让肺内生津润燥。
薏苡仁健脾祛湿、清热排脓。会不会有人觉得奇怪,刚刚还说肺脏喜欢湿润,怎么这会儿又要祛湿了呢?其实这里说的湿,指的是痰湿之邪。
中医讲究平衡之道,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肺脏确实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过于湿润,向上表现为痰液,向下会困住脾脏的气机。
因此,这里用薏苡仁可防止肺脏湿气太过,同时善清肺热而排肺中的“痰”和“脓”。
冬瓜子,就是冬瓜的果仁,性凉、味甘,归脾经以及小肠经。既善清肺中郁热而化痰化生之源,又长于祛肺中湿浊而排脓,为清上彻下,肃降肺气之良药,同苇茎合用,可清荡肺中壅盛的痰湿。
最后一味药,是桃仁,桃仁的用量最小,是活血化瘀散结的要药,是否觉得奇怪,为何一个化痰的方子里会出现活血化瘀的药?
因为孙思邈最初拿这个方,是治疗“肺痈病”的,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肺痈相当于现在的肺结节、肺囊肿、肺癌等肺实质出现问题的疾病。这些疾病往往伴有咳吐大量黄脓痰的症状,而结节、囊肿等也是气滞血瘀的表现。因此,这个方子也能化痰排痰、活血祛瘀。
千金苇茎汤主要针对的就是外寒肺热、热淤毒内。善于调理肺痈引起的咳痰腥臭、脓痰、脓血,还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化脓性鼻窦炎、肺结节等各类肺病。适用于痰瘀互结、有热象、舌红苔黄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