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又怕热?或是阴阳两虚,一剂二仙汤,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

徐勇 | 执业医师
新橙门诊部 内科
既怕冷又怕热,或者说夏天怕热,冬天怕冷,可以用这个二仙汤调理,其组成有以下这六味药。调补阴阳,夏天怕热,冬天怕冷,中医调理阴阳两虚。
既怕冷又怕热,或者说夏天怕热,冬天怕冷。
那这应该怎么调理呢?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来自老中医张伯讷所创可以调补阴阳的方子,名为二仙汤,方中有6味药:
1、仙茅。
仙茅性辛温,略含小毒。入肾经,肝经。既能补虚又能补阳,具有温肾壮阳、祛寒除湿等功效,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精冷、小便频数、腰膝冷痛、筋骨痿软等症。
2、仙灵脾。
又名淫羊藿,其性辛、甘、温。归肾、肝经。
仙灵脾辛温散寒,祛风除湿,入肝肾二经还能够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以及肢体麻木。
3、巴戟天。
巴戟天味辛性温,能够祛风除湿,治疗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其味甘质润,温而不燥,既益元阳,又填补阴水。而且不仅可以增加仙茅、仙灵脾的补肾阳的作用,还能缓和它俩的温燥之性,使在补阳的过程中也不伤阴。
4、当归。
当归味甘、辛,属于温性药,入肝、心、脾经。能够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当归养血柔肝而充血海,以助二仙调补冲任之功,和巴戟天一样共为辅药。
但是,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和当归,四味药在一起能补肾阳,都有辛温之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会耗损人体的阴气和津液。于是,降火之药知母和黄柏就隆重出场了。
5、知母。
知母入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清肺热的功效佳。在中医五行当中,肺金生肾水,肺金为肾水之母,母清则子安,所以对肾经的虚热治疗,效果也好。
6、黄柏。
黄柏入肾、膀胱经,主清下焦湿热,补肾水之不足,治膀胱及命门之虚火,防其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