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花生,对血管是好是坏?医生坦言:3种食物尽量少吃

李小利 | 主治医师
新橙门诊部 内科
适当吃花生对身体有好处,以及以下三种食物要少吃,否则会加重身体负担。
许多人会把花生当做下酒菜,可能一次性吃很多,也有的人了解花生营养成分后每天坚持只吃几颗,会控制好量。
那么,花生是对血管有一定好处吗?
研究发现,每天平均吃4粒花生的人,相较于长期不吃花生的人来说,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了20%、全脑卒中风险降低了16%、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13%。不过,在吃花生的时候也应该适量,并选择适当的方式。
医生坦言:以下3种食物尽量少吃
第一,咸菜辣酱。
咸菜和辣酱,都是盐和脂肪超标的食物,一定要注意。摄盐过多会导致渗透压增高,影响血液循环,人容易患上高血压。
第二,高糖食物。
吃了甜食后会让大脑神经变得兴奋,产生愉悦感,但是经常吃这类高糖食物,会让身体无法全部吸收其中的糖分,没有被吸收掉的糖分就会转化成甘油三酯。在身体内形成脂肪,损伤血管壁细胞活性,让血液变得黏稠,让血液流通受限,诱发心血管疾病。
第三,红烧肉。
红烧肉是一道“家常硬菜”,由于吃起来香甜软糯,口感好,成为了众多人的最爱。但红烧肉的原材料本身就是脂肪含量比较高的五花肉,在制作过程中,又添加了大量的酱油、糖等调味品,成品的热量更是上升了一大截。由于老年人代谢能力较低,经常吃红烧肉,不仅可增加肠胃负担,造成肥胖,还会导致血糖、血脂水平升高,使血液变得黏稠。久而久之,可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