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段富津——治疗痛风经验

唐学成 | 主治医师
标邦云互联网医院 中医内科
国医大师段富津——治疗痛风经验
国医大师段富津治疗痛风经验
痛风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属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周围而引发的炎症。
临床表现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关节畸形,并伴有高尿酸血症。
中医将痛风归为“痹证”范畴。段富津,第二届国医大师,善治疑难杂症,对痛风病的认识和治疗颇具独到之处,现将其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段富津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病者多因饮食不节、房室过度,脾肾先虚,脾失健运,升清降浊无权,肾乏气化,分别清浊失司,水谷不归正化,生湿化浊,肥甘醇酒,致湿热痰火内生,内蕴脾胃,渐积日久,必与血结成瘀,愈瘀愈滞,流注关节,气血凝滞经络阻隔则发为痛风。湿凝为痰,痰瘀胶固而成痛风石,缠绵难愈。
痛风多发于下肢末端,此为湿浊,湿性下流;痛位固定,为瘀血作痛;湿气胜者为着痹,故湿胜则著而不移;局部红肿剧痛为湿热痰浊,瘀血互结,不通则痛;多夜半发病者,乃湿热浊瘀于血分,血热血瘀为患。《证治汇补》引朱丹溪言曰:“热盛则痛,湿盛则肿。大率痰火多痛,风湿多肿……亦必血热而瘀滞污浊,所以作痛,甚则身体块瘰。必夜甚者,血行于阴也。”本病当属本虚标实,湿、热、痰、瘀为本病的病理关键,而因于寒湿者较少。同时,段富津指出,本病虽名“痛风”,实则非风,湿热痰浊瘀血流注并非外来,实是内生。与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凝滞所致之关节肢体肿痛的“痹证”不属同病。
临证经验
治疗上,段富津依据本病湿热痰瘀的病理关键,治以清热除湿,化瘀解毒为主,自拟痛风方:苍术15g,黄柏15g,薏苡仁30g,粉防己、羌活、姜黄各15g,赤芍15g,川牛膝10g,甘草15g。
应当指出,段富津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萆薢、秦艽、威灵仙、蚕砂、薏苡仁、地龙、泽泻、黄芪、桃仁、当归等降血尿酸药,可提高疗效。
▲黄芪
典型医案
赵某某,男,时年53岁,2004年3月8日就诊。
患者痛风多年,现右大拇趾暗红发热,肿痛夜甚,舌苔黄腻,脉弦数,足趾有痛风石,血尿酸650μmol/L。
方药:苍术15g,黄柏15g,赤芍15g,粉防己15g,生薏苡仁30g,姜黄15g,威灵仙15g,海桐皮15g,地龙15g,川牛膝15g,胆南星10g。并嘱其禁食酒肉、动物内脏等以防湿热内生。
以此方加减,共服药40余剂,肿痛消退,痛风石渐消,舌脉转好,血尿酸降至437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