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胆结石患者,西药消石效果不大,又惧怕手术切除,希望寻求中医中药的帮助,但是喝中药真的能消除胆结石吗?
这是不少饱受胆结石导致经常腹痛的患者心中疑虑。
负责任的来讲,只要胆结石直径没有超过3厘米,处于慢性阶段,没有伴随急性感染,严重症状时,服用疏肝行气,消石利胆的中药,都能有助于改善腹痛、腹胀、口干、口苦等常见症状,
坚持几个月的治疗,不少结石也能缩小,直到彻底治愈。
分享近期一个真实的案例,目前还在调理中,胆结石已经明显缩小,不适症状也逐步减轻。
叶先生,65岁,在2022年10月份的B超报告显示胆囊结石,12mm×8mm,2023年3月份复查B 超显示堆积范围20mm×10mm,半年时间结石明显的长大。
既往患有冠心病十多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胃炎,腰椎间盘突出。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丹参滴丸、琥珀酸美托洛尔,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替普瑞酮胶囊。
医生建议手术切除胆囊结石,因惧怕手术,寻求保守治疗,通过关注公众号联系医助4月份中旬第一次在我们这边咨询问诊开始服用配方颗粒调理身体。
刚开始的症状很典型,经常腹痛,伴随口干口苦,餐后轻微腹胀,大便每天2-3次,基本成形,食欲正常,舌红苔黄腻,服用过几个月熊去氧胆酸、消炎利胆片,症状稍微有所减轻,效果并不明显。
诊断:胆胀病,证型:肝郁气滞,湿热於阻。
处方以茵陈蒿汤合四逆散加减,如下:
柴胡6克 栀子10克 大黄6克 陈皮6克
茵陈15克 白芍15克 郁金10克 金钱草30克
木香6克 玉米须30克 醋延胡索20克 醋香附10克
鸡内金20克
内服, 7剂,每日分2次服用
方解:柴胡、陈皮、木香、醋香附疏肝利胆,行气解郁,兼有止痛功效,气行则湿行血行;
栀子、大黄清肝热,通肠腑;茵陈、玉米须利湿;金钱草、鸡内金化结石;
郁金、白芍、醋延胡索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行气,清肝利胆,活血止痛的功效。
用现代医学药理分析,则有增强胆汁排泄,溶解结石,缓解疼痛,促进肠胃蠕动等作用。
服用上面药方后,阵阵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一下午解大便3-5次。
因为用了大黄,具有泄下作用,告知其为排邪反应,是身体气机通畅,排出湿热瘀血等浊邪的正常现象,况且胆结石为慢性疾病,服药期间也会出现症状反复。
后续几次处方和首诊基本一致,只加了虎杖增强清肝和炙甘草,炒白术,缓和药性、健脾止泻。
5月份开始,腹痛程度明显减轻,腹痛频率变少,因为出现大便不成型,处方增加车前子、泽泻、冬瓜皮利水药物。
5月17日复查B超,显示结石堆积范围18mm*11mm。
后因为慢性咽炎复发,咽喉肿痛,随证增加牛蒡子、野菊花、板蓝根清利咽喉。
去医院检查显示舌根部及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粘膜慢性充血,双侧扁桃体1度肿大;甲状腺右叶局灶性病变,甲状腺左叶混合回声结节。
建议甲状腺手术治疗,但患者希望中药综合调理。
后期复查甲功正常,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考虑慢性疾病较多,转方综合调理,处方如下:
柴胡35克 栀子9克 陈皮20克 茵陈30克
白芍20克 郁金10克 金钱草20克 木香9克
鸡内金30克 虎杖20克 炙甘草10克 炒白术12克
车前子12克 川木通12克 法半夏15克 黄芩12克
炒党参20克 当归15克 茯神15克 夏枯草30克
泽泻15克 淡竹叶20克
内服,7剂,每日分2次服用
后面几次处方变化很小,加了蒲公英清热散结,调整了个别药量,有时增加苍术健脾燥湿,海藻软坚散结。
7月8日复查,B超显示结石堆积范围缩小到13mm×7mm,
上厕所比之前次数减少,大便偏干些,很少发生腹痛,还有轻微口干口苦。
因大便次数仍多,近期处方增加茯苓、薏苡仁、芡实健脾止泻。
如需中医辩证问诊,可添加医助微信-(zk13016053969),为你解决健康烦恼哦.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
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顾常霖
| 中医科
|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