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王世民治疗早泄医案二则——心肾不交早泄案(一)

唐学成 | 主治医师
标邦云互联网医院 中医内科
年少时频频手淫或婚后不知节制,房劳过度,损耗肾精,桑螵蛸散加减治疗阳痿效如桴鼓,对于治疗各种男科疾病分享。
王世民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悬壶杏林多年,精通中医经典,临证经验丰富,其经验方三核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桑螵蛸散加减治疗阳痿效如桴鼓,对于治疗各种男科疾病颇具心得。
王老师对于心肾不交证患者的辨证要点主要有三:其一,患者年龄多为青壮年,普遍小于60岁;
其二,西医辅助检查多无器质性病变;其三,就诊时多表现为焦虑、抑郁等精神紧张或异常的状态。
王老师强调:“心主神,神安则精充矣。”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在上,如明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
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
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心肾相交,君相安位,则机体气机通畅条达。
如若心肾失交,心火上炎,则出现精神紧张、烦躁易怒、口舌生疮、夜卧失眠等症状;肾阳失于温煦,肾气开阖不利,则表现为早泄、阳事不举。
心肾不交早泄案
- 心肾不交早泄案
张某,男,32岁,已婚。2016年6月22日初诊。 主诉:性生活困难,早泄6个月。
患者自诉平素工作劳心耗神,思虑过多,近几个月来有健忘、精神紧张等症状,并且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睡后易惊醒,伴腰背酸困,小便清长、次数增加,大便日行1次,排出无力。自诉大学时曾有手淫史。舌淡苔白,脉沉细,左脉尤甚。
早泄;证型:心肾不交,心肾两虚证;治法:调补心肾,涩精止遗;方药:桑螵蛸散加减。
拟方如下:处方:桑螵蛸10 g,沙苑子10 g,莲子肉10 g,远志10 g,生龙骨15 g,生牡蛎15 g,石菖蒲10 g,党参10 g,当归10 g,炒杜仲10 g,益智仁10 g,乌药6 g,山萸肉10 g,五味子10 g,炙甘草6 g。7剂,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温服,嘱患者服药期间禁房事,戒烟酒,畅情志,调作息,忌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并嘱其择导引术、八段锦或太极拳勤加练习,以条达通畅人体气机。
- 2016年6月29日
患者腰困较前稍缓解,白天小便次数较前减少,夜尿次数减少;排便通畅,日行1次。遵医嘱未行房事,舌淡苔白,脉沉细,情况大体如前,守方继进。患者小便不利,自觉排尿不畅,虚象明显,仍觉腰膝酸软,腰背部自觉发凉。上方加制首乌10 g,路路通10 g,鹿角胶10 g 。5剂,煎服方法同前,嘱患者可适当行房事,不可太过。 -
2016年7月13日
患者仍有早泄,但状况较前好转,性生活可达2次/周,每次2 min左右。睡眠质量仍差,夜间易醒,辗转难眠,白天精神状态欠佳,易疲乏,无力。舌淡,少苔,脉沉细。上方加龙眼肉15 g,柏子仁10 g,酸枣仁10 g,茯神10 g,巴戟天10 g,仙茅10 g,淫羊藿15 g,雄蚕蛾10 g。14剂,煎服方法同前。
该患者32岁,正值壮年,本该阳气壮盛,肾精充足,肾阳司开阖有度,却出现早泄伴多梦易醒、腰背酸困等一派虚象。
究其原因,概因其肾虚命门火衰之故也。王老师分析其因,为患者年少时频频手淫或婚后不知节制,房劳过度,损耗肾精。
精能生气,亦能载气,精亏日久损伤阳气,气虚日久可进一步发展为阳虚;
又因患者工作性质为文职,长期劳心,耗伤心神,心主神明,神机失用。
《灵枢·本神》言:“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君相不能相交,肾藏泄失职而致早泄。
心火亢盛于上,则出现不寐、多梦、易醒等症状;肾阳无以温煦,则出现早泄伴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小便不利等症状。
上述症候表现为典型的心肾不交证,治以调补心肾、涩精止遗,方用桑螵蛸散加减。
方中桑螵蛸为君药,其味甘、咸、涩,性平,入肝、肾经,温补肾阳、固精止遗。
《神农本草经》曰:“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
”党参、杜仲、龙骨、牡蛎为臣药。党参性甘温,和胃补中;杜仲补肾而性平和、温而不燥,且久服不助热上火;龙骨潜阳收敛,其能收敛滑脱之肾精;牡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收敛固涩,龙骨、牡蛎常为对药,共同发挥潜阳安神、收敛固精之效。
沙苑子、莲子肉、山萸肉、五味子既能补肾又能涩精,标本兼顾;远志安神定志,通肾气上达于心;石菖蒲开心窍,益心志;当归活血补血,补心脾之血虚;益智仁、乌药取缩泉丸之意,温肾祛寒、缩尿止遗,改善患者小便清长、频数之症。
二诊时患者夜寐不安、小便不利、腰膝酸软,加制首乌以养血安神;路路通以利水通经、祛风活络;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以温补肾阳、益精养血。
三诊时因其心脾血虚之证候表现,遂以龙眼肉、柏子仁、酸棗仁养血安神。茯神归心、肾经,宁心安神,使心气下达于肾,同时以巴戟天、仙茅、淫羊藿、雄蚕蛾温肾壮阳。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
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如需中医调理,可点击文章内的医生咨询,或者添加医助微信:zk13016053969,提供更多信息后给您更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