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不规律、脾胃失调等都是导致失眠的因素!

仇颖怡 | 执业医师
新橙门诊部 中医内科
中医角度认为,失眠可能与心理、脾胃功能、肝气郁结等多种因素有关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中医角度认为失眠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医认为失眠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情志不舒畅、忧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以导致心神不宁、思虑过多,进而影响入睡。
中医强调心与脏的关系,当人的心思太多,阳气上升,容易导致心火旺盛,从而影响入眠。
其次,中医认为失眠与脾胃功能紊乱有关。脾主运化,脾胃功能正常,能够消化吸收得当。
但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食辛辣和油腻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脾胃失调,使得营养无法得到充分吸收,引起体内阴阳失调,进而影响睡眠。
第三,中医认为失眠与肝气郁结有关。
肝主疏泄,在情志不畅或长期压力下,肝气容易郁结,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影响睡眠。肝郁可表现为易怒、烦躁、情绪波动大等症状,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
第四,中医认为失眠与肾精亏损有关。
肾主藏精,精为生命之本。长期过度劳累、性生活不节制、久病虚损等情况会导致肾精亏损,肾阳不足,引起失眠问题。肾精充足,才能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包括睡眠的调节。
最后,中医还将外界因素和生活习惯作为导致失眠的原因之一。
例如,环境噪音、光线刺激、睡眠时间不规律、晚餐过晚、饮食过量、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等都会对睡眠产生影响。
面对失眠问题,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调理措施。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调理、按摩推拿、气功调理等,以调节心境、舒缓情绪、平衡体内阴阳为原则,从根本上改善失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