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尿路结石症经验

唐学成 | 主治医师
标邦云互联网医院 中医内科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尿路结石症经验
尿路结石案
尿路结石与中医学的“石淋”证基本相同。本病往往引起急腹症或肾绞痛之症状,中医学认为此病的病机,是由于湿热下注,蕴蒸日久所致。
治疗宜用利水通淋法。用方如八正散(车前子、木通、瞿麦、篇蓄、滑石、甘草、梔子、大黄)之属。
邓教授不太赞成多服大剂清利湿热之药,原因是往往石未攻下而正气先伤,
因而喜用导赤散加减:金钱草30g,生地15g,广木香6g(后下),鸡内金10g(研末冲服),海金沙3g(冲服,或琥珀末或砂牛末与海金沙交替使用),甘草3g,木通9g。
此方即邓教授自拟三金汤,功效利水通淋,化石排石。
导赤散清心火利小便,此方有生地,能利水而不伤阴。
治心经热盛,症见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或心移热于小肠,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尿道刺痛等症。
但此方缺少排石之力,故重用金钱草为排石主药;至于海金沙,《本草纲目》载:“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此外,琥珀末或砂牛末可与海金沙交替使用。鸡内金亦有化石的作用,宜研末冲服。
若小便涩痛,可加小叶凤尾草24g、珍珠草24g;血尿者加白茅根30g、淡豆豉10g、三叶人字草30g;气虚明显者加黄芷30g。
肾阳虚者加附桂或附桂八味丸加金钱草、琥珀末之类治之。
对于肾绞痛或腹痛甚者,可当即用拔火罐法治疗,其效如椁鼓。
痛在上腹或腰背者罐口放在腰背部痛点处(罐口余部偏于下方),痛在下腹部者,罐放腹部痛点处。
此法不仅能止痛,而且能使结石下移,以利排出。曾治一患者,3次绞痛,拔罐3次后使结石入膀胱,后服药排出。
排石后应注意复发的可能,故应根据其体质辨证用药,每月服数剂以调其阴阳,并通利水道,以竟全功。
案例一
陈某,男,22岁,学生。
【发病过程】
患者自6~8岁不时上腹疼痛发黄,发作频频,以后数月到数年发作1次不等。
1954年10月(19岁)发作入某医院,诊断为胆石症,进行胆囊摘除手术,术后痊愈出院。
年后复发,某医院X线检査诊断为胆管结石,拟再行手术治疗。1956年12月7日经另一医院X线检査诊断与前同,拟采用保守疗法,一年曾3次发作。
为上腹疼痛,发热呕吐,巩膜及皮肤发黄。
发作时曾诊断为胆管周围炎,再用保守疗法,经11天治疗,出院后3天又再复发,比前次疼痛,故又疑为胆石症,拟剖腹探查,患者春节出院后,没去医院进行手术。
【首诊证候】
症见腹部时痛,巩膜黄,小便深黄,腹泻,消化不佳,脉滑任按,舌质深红,苔白,两额赤色,鼻梁色微青,唇红,症脉俱实,此中医学所谓阳黄,治以清热疏肝活血为主。
郁金、五灵脂、白芍各12g,柴胡、枳壳各9g,桃仁、蒲黄、当归尾各6g,绵茵陈24g。
服药后肠鸣腹痛,小便更黄,大便濾黄中带黑,每天2~3次,每次量不多。6日再服,服后腹中不适减少,精神较好,胃口好,大便有时结硬。
9日再诊,照方白芍改为赤芍、白芍各9g。服后腹中无痛,巩膜黄色渐退,小便清,大便正常,胃口好,精神好,症状已消失,但感力气不足。
病又复发,20日痛甚,22日处方如下:绵茵陈30g,山梔子、延胡索、柴胡、赤芍各9g,五灵脂、蒲黄、郁金各12g,黄苓、桃仁各6g。
服后痛不再发展,继服2剂,病势减退,基本痊愈。25日再诊,已无任何症状,再方以善后,
拟方如下:首乌、白芍各12g,蕤仁肉8g,绵茵陈18g,五灵脂、柴胡、郁金各9g,枳壳6g,
每隔3天服1剂,10多天后停服,以后每月服几剂,追踪2年未复发。
案例二
罗某,男,25岁,学生。
【发病过程】
因左上腹绞痛2天,于1967年11月1日入院治疗。患者前天晚止突发左上腹持续疼痛,阵发性绞痛,伴恶心欲吐,入院时自述2天未解大便,小便如常。査舌质稍红,苔薄微黄,脉弦数。左肾区压痛叩痛明显。小便常规:尿蛋白(士),红细胞(++),白细胞。~3个/Hp。西医诊断:泌尿系结石并肾绞痛。中医诊断:淋证,证属下焦湿热。治以清热利水通淋,
郁金、五灵脂、白芍各12g,柴胡、枳壳各9g,桃仁、蒲黄、当归尾各6g,绵茵陈24g。
服药后肠鸣腹痛,小便更黄,大便濾黄中带黑,每天2~3次,每次量不多。6日再服,服后腹中不适减少,精神较好,胃口好,大便有时结硬。
9日再诊,照方白芍改为赤芍、白芍各9g。服后腹中无痛,巩膜黄色渐退,小便清,大便正常,胃口好,精神好,症状已消失,但感力气不足
金钱草60g,海金沙15g,鸡内金15g,冬葵子15g,琥珀末4.5g(冲服),砂牛末1.5g(冲服),广木香12g(后下),柴胡12g,枳壳12g,白芍15g,甘草10g,大黄10g(后下)。每日1剂。
。
入院当天及第五天晚上因绞痛剧烈于痛处拔火罐后绞痛明显减轻,第六天溺时尿道刺痛,第八天溺时排出砂粒样结石1粒,之后症状消失(第十一天腹平片示:沿泌尿道部位均未见明显不透X线致密结石影),而于第十三天痊愈出院。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