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大宁治疗肾性血尿经验

顾常霖 | 主治医师
新橙门诊部 中医科
国医大师张大宁治疗肾性血尿经验
张大宁,国医大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大宁对中医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现将其运用四神丸加减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总结如下。
因机证治
➤ 虚实夹杂 互为因果
肾性血尿属于中医“尿血”“溺血”“溲血”等范畴,其主要病理因素为“虚、热、湿、瘀”四方面。 张大宁认为脾肾阳虚型肾性血尿的病理因素主要为“虚”和“瘀”两个方面,并认为脾肾阳虚为本,瘀阻肾络为标。阳气虚衰则无以温煦和推动血液运行,形成瘀血,瘀阻肾络,则血不循脉道而行,溢于脉外,轻者发为镜下血尿,重者可见肉眼血尿。脾肾阳虚可致血瘀,而瘀血又可以作为病理产物进一步加重阳虚,故阳虚、血瘀贯穿脾肾阳虚型肾性血尿始终。
➤ 古方新用 独具匠心
张大宁认为,若患者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同时伴有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腰膝酸冷,久泻久痢或五更泄泻,粪质清稀或完谷不化,舌淡暗、苔白滑,脉沉涩等表现则可辨为脾肾阳虚型肾性血尿,当治以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方选四神丸加减,药物组成: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胡桃肉、五味子、丹参、川芎、三七粉、黄芪、白术、太子参、升麻。
典型医案
于某,女,时年52 岁。2016年7月20日初诊。患者慢性肾炎30余年,持续镜下血尿至今,肾脏穿刺病理诊断为: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曾间断口服肾炎康复片、肾炎舒片及中药汤剂治疗,效果不显,慕名就诊。
现症:腰痛,眼睑浮肿,畏寒肢冷,少气懒言,小便调,尿色深,大便溏稀,日行3~4次,舌暗、苔薄白、舌下络脉迂曲,脉沉细。尿常规:隐血(BLD)(+++),红细胞(RBC)395.2/μL;相差镜检:肾性红细胞,生化(-)。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诊断:(脾肾阳虚,瘀阻肾络型)尿血(西医称为慢性肾炎)。
治则:温补脾肾、活血化瘀。
▲补骨脂
方药:补骨脂30g,吴茱萸10g,肉豆蔻30g,五味子30g,丹参30g,川芎30g,三七粉12g(分6次冲服),生黄芪90g,太子参30g,党参30g,炒白术30g,茯苓30g,升麻10g,核桃肉30g,覆盆子30g,仙鹤草60g,杜仲炭30g。水煎服,3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1800mL,每次服用300mL,早晚分服。
9月14日二诊:腰部酸胀、冷痛,晨起后眼睑微肿,畏寒好转,气短乏力,尿色较前变浅,大便质稀,日行2~4次。舌暗、苔白,脉沉。尿常规:隐血(BLD)(+),红细胞(RBC)206/μL。患者仍有气虚之证,故上方减太子参,生黄芪加至120g,以助补气,患者便次仍较多,加肉桂30g,诃子肉60g,以助肾阳,止泄泻。
12月24日三诊:偶有腰酸,尿色变浅,眼睑不肿,纳少,大便成形,日行1~2 次。舌淡暗、苔白微腻,脉沉缓。尿常规:隐血(BLD)(+),红细胞(RBC)105.4/μL。患者有脾虚湿困之证,上方减覆盆子以减收涩之力,加茯苓 30g,山药 30g,薏苡仁30g,以强健脾利湿之功,续服4周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病程30余年,久病致正虚阳衰,脾肾阳虚则脾无以统摄,肾无力封藏,精血统摄封藏失司则血溢脉外发为血尿。“腰为肾之府”,肾阳虚则腰脊失养,腰部酸痛。脾肾阳虚,水谷不化,下注大肠,则大便溏稀。脾主四肢,脾阳虚则肌肉失养而见乏力。脾肾阳虚,气化失司,津停为水,泛溢肌肤,发为水肿。阳虚则寒,故畏寒肢冷。舌暗、苔薄白、舌下络脉迂曲,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之象。
方中主用四神丸以温补脾肾、涩肠止泻,合用四君子汤以益气健脾,重用生黄芪以补气升阳,丹参、川芎、三七粉活血化瘀以止血,杜仲炭壮腰止血,覆盆子收敛固涩,仙鹤草止血补虚,升麻升提清阳。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肾、化瘀止血之功。
3日1剂为张大宁的特色煎服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不同,1剂2次煎煮混合后,再以文火分别浓缩至300mL、600mL、900mL、1200mL、1800mL不等。成人1剂浓缩至1800mL,300mL/次,2次/天,此煎法可增强药效,避免浪费,省时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