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尿频尿急,会阴疼痛,或许不是前列腺炎,而是前列腺痛!
前列腺痛,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
该病以“盆腔痛”为主症,常伴有尿频、尿急、排尿不畅、男子功能减退等症。症状虽与前列腺炎相似,却并非是前列腺炎。
中医学根据其症状,当将其归属中医学“精浊”、“淋证”、“腹痛”、“腰痛”等范畴。
中医认为,引起前列腺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外因】坐卧寒湿之地、寒湿袭于下焦。寒主收引,经络阻滞不通,或寒湿郁久化热,湿热蕴于膀胱,湿性粘滞,气滞不通。
【内因】欲念不遂、素体相火偏旺,虚火内炽,火盛血充;情志抑郁、得病后过于紧张、遂致肝郁化火,肝经气滞火盛,经隧络阻。
【外伤、久坐、久站、憋尿】任督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
过食辛辣刺激】前列腺充血水肿、血循不良。
【过度纵欲、禁欲】纵欲使前列腺充血过度,淤血内停;禁欲使前列腺液不能及时排出,败精内阻。
【久病不愈】久病入络,络脉不通,经气不利。
以上各种原因,使前列腺及其相邻组织器官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充血水肿,且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使经络之气闭而不通,不通则痛。
临床常见湿热郁结、肝肾阴虚、气滞血瘀三大证型。故在遣方用药时,多着重考虑“湿热”、“阴虚”、“气滞”三大特点。
回顾一则医案,患者王某,28岁,主诉前列腺痛。
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前列腺痛,被前医误诊为前列腺炎,按前列腺炎反复治疗无效。
转投我院治疗检查,前列腺液常规化验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前列腺B超或CT检查也正常,后又经人介绍,寻求中医调治。
现症见:
1. 会阴、少腹、腹股沟胀痛不适;
2. 间歇性尿频、尿急、排尿困难;
3. 胸胁胀满,郁闷不舒;
4. 舌有紫斑,苔薄白,脉弦涩。
辩证:气滞血瘀
治宜:行气化瘀
方拟:当归、生地、桃仁、红花、川芎 、枳壳、柴胡、桔梗、牛膝、赤芍、甘草
服药7剂,患者诉疼痛大减,其余诸证渐有消缓之势,继服7剂,诸证悉除,其患告愈。
中医认为,胀责之于气,痛责之于血。
前列腺位于下焦,腰骶、小腹及睾丸同属下焦范围。患者以此处坠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机当属瘀血郁积下焦,局部经络阻隔,气血瘀滞。
治宜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并根据湿热、正虚情况辨证论治,从而祛湿、扶正达到正气充盈,经脉流畅的治疗效果。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当归、生地活血养血,使瘀血去而不伤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
牛膝破血通经,引药下行,直达病所;桔梗宣开肺气,揭盖提壶之功;甘草缓急,通百脉以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效,正中本病病机,故而收获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