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别再“中医黑”了!治疗癌症,中医真的可以帮忙,听听医生怎么说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我国有大约一万两千种药用植物,古代先贤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学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和总结,使得中草药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与应用。


近些年来,传统中药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宽,其中,有一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容易出现两极化的观点,即中药能不能治疗癌症?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科学研究结论和专家的观点,或许你心中的答案会更明朗。



一、从传统中药中提取的抗肿瘤药物实现高效合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周雍进研究员团队,利用以非常规酵母多形汉逊酵母为宿主,通过构建并优化倍半萜β-榄香烯合成途径,以及全局调控中心代谢途径实现β-榄香烯的高效生物合成。


β-榄香烯是啥?它是从哪里提取出来的?它又有什么作用?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满脑都是问号?别急,小艾下面就来为你一一说明。


β-榄香烯是从温郁金、温莪术、姜黄等中药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抗癌化合物,属于国家二类抗肿瘤药物,对人体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抑制呈现出作用大、细胞毒活性强的优秀特点。



二、β-榄香烯的5大抗癌功效,能帮大忙


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β-榄香烯可通过影响酶活性、阻滞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表达等方式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β-榄香烯能逆转癌细胞中DNA损伤修复基因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1(GSTP1)基因的甲基化,从而使GSTP1正常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2、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肿瘤侵袭和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复杂的多路径过程,β-榄香烯可以降低肿瘤细胞分裂能力,压制肿瘤细胞繁殖生长,同时还提高了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抑制住肿瘤的复发以及转移。



 


3、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血管会源源不断地为肿瘤细胞提供营养及氧气,通过给肿瘤提供养分,帮助肿瘤的生长。而多项实验研究表明,抑制肿瘤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对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使肿瘤失去养分,无法生长繁殖。


4、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


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β-榄香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生长代谢,诱发肿瘤细胞快速发生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细胞分裂能力,抑制其增殖,帮助患者逆转癌细胞的耐药性。


5、提高放化疗敏感性


β-榄香烯可以提高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化疗敏感性,从而提高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β-榄香烯的抗癌功效毋须质疑,但由于相关植物培养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且提取物中含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严重制约了β-榄香烯的稳定供应,因此,亟需开发新型且高效的β-榄香烯生产方式。


现如今,我国科学家团队创新了提取技术,使得该中药提取物更多地应用在临床,从而救治更多癌症患者。


实际上,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调控作用,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治疗肿瘤的思路近年来得到广泛尝试。而目前研究中,除了β-榄香烯,还有人参皂苷、黄连素、华蟾素等中药提取物,都能对肿瘤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三、专家:正规中医不会盲目排斥西医


前些年,一位90后女演员恶性肿瘤而去世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的关注。因其生前采用的刮痧、针灸、拔火罐等中医疗法,引起新一轮对中医的质疑“中医就是没有西医好。”。


为此,国家癌症中心中医科主任冯利教授明确表示,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目前还没有能够完全治愈癌症的单一疗法,中西医多学科综合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而正规的中医,面对不同类型的癌症,也会采用适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并不会盲目排斥有效的西医或其他医学的治疗方法。


抗癌是场攻坚战,西医是“矛”,中医是“盾”,有矛有盾,才能攻守兼备。


中医治病强调以人为本,顺势而为,在保证病人痛苦减少、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下,并非一定要把肿瘤消灭干净,而是可以“带瘤生存”。


中医肿瘤专家郑玉玲详细解释了中医药在癌症不同阶段的重要作用:


1、癌前病变期


此阶段可以尽早进行中医药干预,帮助逆转或延缓肿瘤的发生。


2、联合治疗期


手术期配合中医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术后脾胃功能、气血的恢复,提高患者身体素质,有力气进行下一阶段的治疗。


放化疗期间,规范运用中医药,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放化疗所致的毒副作用,如皮肤及黏膜损伤、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免疫低下等。


3、晚期治疗阶段


肿瘤晚期阶段,治疗难度较大,通常需要联合多种治疗手段,如全身化疗、局部的介入灌注化疗、局部的微创治疗如射频、微波、粒子、超声聚焦等方法。而此阶段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治疗,进一步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甚至延长其生存期。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中璀璨的一颗明珠。由于时代的变迁,中医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但是,创新必须是科学的、严谨的,而不是断章取义。


假医、庸医往往打着食疗或治未病的幌子,或借着祖传秘方的“口号”给人治病,往往是“谋财害命”,导致老百姓错把假中医来排斥中医,我们也要擦亮眼睛提防。

郭宏昌 | 心内科| 主任医师
Slide-1
4阅读

文章 中医与肿瘤的关系,看完不少人都震惊了!

中医中药源远流长,现在虽然不及西医应用广泛,但还有众多中医医生在忠实履行着治病救人的职责,也有相当的拥趸坚持着看中医治病。本文介绍一下现在肿瘤诊疗中中医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在肿瘤各阶段诊疗中有独特的作用


从医学诊疗肿瘤的流程看,可以分为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四个阶段。我们来分别探讨中医在其中的作用。


第一、中医在肿瘤预防中的作用


中医理论上重视预防,有“上医治未病”的说法,养生理论和实践对普及健康知识有重要贡献。


预防肿瘤主要着眼于养成健康习惯、避免致癌因素,保持营养均衡,定期锻炼身体等,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健康保健中,饮食有节,积极锻炼,作息规律等是中西医所共通的。


 



中医特色的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在中老年人群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也有不错的健身效果。


中医有“进补”的说法,在这个方面中医和西医都没有确切的药物可以预防不得肿瘤,包括一些大补之物,比如人参、冬虫夏草或灵芝等。也并不建议健康人长期服用某种药物。




现有的致癌因素是以西医研究的数据为基础认定的,而且评定出了一类致癌物,二类致癌物等明确清晰的概念,有利于宣传和规范。对于减少肿瘤发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比如控烟运动,已经在国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预防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定期体检对发现癌前病变、发现早期肿瘤,进而提高肿瘤治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西医发展的优势。基因筛查等可以更早的提示患病风险,这也是现代医学的优势。中医虽然开展了对一些癌前病变的治疗,比如肝炎、萎缩性胃炎等,但是否能够减少肿瘤的发生,还没有看到详实的数据。


有些中药已经确认为致癌物,需要在临床中特别注意。
链接:证实了,马兜铃酸“可直接导致肝癌”!这些中药应注意……


第二、中医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现代西医在肿瘤专业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诊疗体系。


诊断有症状学,血液检查和影像检查等,病理检查是金标准。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在诊断肿瘤方面没有获得广泛认可。



因为传统中医学中本没有肿瘤的概念,也就没有关于肿瘤的诊断标准,而且传统的四诊合参无法对肿瘤明确定位,无法明确大小,侵犯程度,也无法明确转移情况。


所以,现在的肿瘤诊断是以西医理论为基础的,病灶部位加病理结论的诊断模式,比如肺癌,就是肺部的恶性肿瘤。



中医诊断的脏腑定位、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仅仅用于中医症候描述中,没有获得广泛的应用。


在观察病情变化时,也是西医的诊断明确,可定性,可定量,可反复对比,具有明显优势。


第三、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肿瘤治疗在西医体系中已经建立手术、放疗和化疗三大基石,近年来又出现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两个新的方向,共同推动了肿瘤治疗效果不断改善,副作用逐渐减轻。


中医在肿瘤治疗中主要是五个手段,分别是:口服汤剂,中成药,注射药,外用药和康复治疗


两种医疗体系有一些共同点,比如整体观,肿瘤本身就是全身疾病,需要综合病人全身情况进行治疗。两种医疗都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再比如个体化,精准治疗和辨证施治的异曲同工,体现了不同体系医生观念的一致。


现代医学凭借强大的基础理论和详实的数据,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中医在肿瘤治疗时主要用于不同阶段配合西医治疗。


1、 中医防护治疗,用于减轻西医治疗的副作用
2、 中医巩固治疗,用于西医治疗后减少复发
3、 中医加载治疗,用于加强化疗效果
4、 中医维持治疗,用于提高瘤体稳定时间
5、 单纯中医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在减轻西医副作用和维持治疗中应用更为广泛,单纯的中医治疗仅在患者拒绝其他治疗或者没有适合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案时使用。


有些人说中医是伪科学,主要是因为以前循证医学做的不够,现在的中医医生已经在重视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来研究和论证中医的作用。只是因为实际应用的差别,造成了互相验证很困难。

比如中药剂型、用法、甚至味道,都与西医的口服药或输液差别很大,很难进行双盲试验(双盲试验要求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实际使用的是哪种药物,这样才能避免主观偏差和个人偏好)。因为病人明显的选择偏好,现阶段对病人随机分组到中医或西医对照组也经常遇到困难。


中医的辨证施治,要求医生必须详细了解病人情况。比如中药汤剂,基本上面对每个病人都会在中药验方中有加减,也就是每个病人治疗方案都不同,这样就造成无法对足够数量的很多病人统计结果,也就无法验证病人效果是药物的作用,还是个体差异,甚至无法排除安慰剂效应。



为此,我国中医专家已经在贯通中西医知识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病种开展了一些验证研究,也陆续有论文发表,相信在以后解决了随机、对照和多中心的问题后,会拿出有说服力的结果。


我们对于中医治疗肿瘤的基本理论还是认可的,比如肿瘤治疗中强调“固本”,注意补脾、滋阴、益气、养血等,简单理解为保护消化系统,增强免疫系统等,与现代西医理念吻合,也确实能够看到缓解了病人的治疗副作用。


第四、中医在肿瘤康复中的作用
在病人接受西医系统治疗后,没有发生复发和转移期间,中医医生常常可以根据病人体质做一些调理,对于抚慰病人,增强体质会有帮助。特别是联合了运动、心理、营养等治疗后,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郭宏昌 | 心内科| 主任医师
Slide-1
5阅读

文章 名老中医:人体有四大强壮穴

谁都希望自己身体强壮,将疾病拒之门外,有人拼命健身,有人寻求各种保健品,而在中医看来,人体与生俱来带有自强的“按钮”,即通过推拿按摩某些穴位,对强身健体有极大帮助。日前,中国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臧福科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详细阐述了人体的四大强壮穴。

 

  关元穴。将手放在脐下,四横指处即是关元穴。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通过按摩、振动和艾灸这个穴位,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古人将关元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则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臧福科教授说,现代研究表明,刺激关元穴能产生调节内分泌的功效,让身体的代谢成倍增加。并且,这种调节是双相的,即让亢进的机能减退,让减退的机能增强。因此,按摩、艾灸关元普遍适用于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治疗,如肾虚、宫寒不孕、痛经、糖尿病等。健康人每晚睡前用手指按揉关元穴,对身体极有好处。

 

  合谷穴。合谷穴位于虎口的位置。在中医的《四总穴歌》里,有“面口合谷收”一句,就是说颜面及口腔的毛病都可以用合谷治疗,其实,合谷的作用远不止如此。臧福科教授说,研究表明,通过刺激合谷穴,能让身体的免疫机能大大增强,具体而言是使血中的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战斗力增加3倍。免疫力增强了,人得病的几率就下降了,身体自然就强壮了。因为穴位在手上,取穴方便,平时自己就可以左右手互相按揉,让体质增强。

 

  内关穴。西医称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中枢,中医则认为“心主神明”,心是脏腑中的君主,可见心的地位多么重要。心强大了,人体自然强壮。臧福科教授说,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就认识到了内关穴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内关位于腕上三指,是心包经上的穴位,为何强心不按心经的穴位,而要按心包经的穴位呢?中医认为,心包是替心得病的脏器,因此,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缓解心绞痛、胸闷心悸、失眠等症状,都可以按揉此穴。

 

  足三里。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这和中医常说的“脾胃是后天之本”是相通的。没有了胃肠道的消化能力,五谷杂粮就不能转化为人体的气血,强身健体就无从谈起。足三里位于膝眼外下四横指,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胃肠蠕动,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所以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一说。另外,足三里在健脑、改善心功能、调节内分泌方面,也都有效果。平时按揉或艾灸此穴,对保健大有裨益。
郭宏昌 | 心内科| 主任医师
Slide-1
专业的医疗健康新闻网_健康资讯-标邦互联网医院